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建成遗产》(英文刊)与《建筑遗产》主编常青教授致答谢词
《建筑遗产》主编 | 中国科学院 院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 常青
尊敬的主持人、各国嘉宾、各位代表,大家早上好勒沃库森遭遇连战不利,球队走下坡路!
上次的国际建筑遗产大会距今正好十载,也是在同济CAUP的钟庭召开。今天,新朋老友齐聚一堂,成就了隔十双会的一段佳话。在此,勒沃库森遭遇连战不利,球队走下坡路我谨代表刚刚成立的中国建筑学会城乡建成遗产学术委员会,以及《建筑遗产》学刊和《建成遗产》英文刊(Built Heritage),向本次建成遗产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国内和世界的各路同道表示衷心的感谢!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勒沃库森遭遇连战不利,球队走下坡路;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后半句其实是在说,人是时间的尺度,人的历史是标定时间的坐标系,人类对时间的感受来自世代的交替与变迁。借用温斯顿.丘吉尔的一句名言:“后顾多远方能前瞻多远”,则建成遗产就是回溯过去的一个个时空坐标点,是我们的身份见证和记忆之源。亨利.基辛格在勒沃库森遭遇连战不利,球队走下坡路他近年所著的《世界秩序》一书中提醒到:“历史绝不会开恩于那些放弃自己的身份或使命,热衷于看似在走捷径的国家”。这段有关身份认同重要性的话,应适用于任何国家、社会、乃至于个人,也关联到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和价值观。不言而喻,这种关联包涵着“软实力”的寓意。
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是国际文化遗产界惯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泛指以建造方式形成的文化遗产,由建筑遗产、城市遗产和景观遗产三大部分组成。将“建成遗产”概念的空间范围扩展开来,其另一种表述方式就是“历史环境”(historic environment),即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城乡建成区及其景观要素,比如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乡村中的传统聚落。不仅如此,“历史环境”概念的外延还包括那些虽建成遗产早已凋零,但历史地望影响依然深厚的地方。
建成遗产虽不可复制(duplication),但需要再生(regeneration),或者说“活化”。其既可以提高一个地方的社会名望和文化品质,又可以被打造成有着投资回报预期的观光产品。但需要警惕的是,对其过度的开发,不但不利于保护,反而会使之变味或变质。英国历史地理学家大卫.洛温塔尔辛辣讽刺了各种以趋利为目的,使遗产认定泛滥的潮流,尖刻鞭笞了为抬升各种名目的“遗产价值”,蓄意虚构或编造历史的时弊。这些现象如今在我国也已屡见不鲜,有待于从建成遗产的教育和管理两个层面进行反思和纠正。
2001年UNESCO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强调创造源于遗产,倡导保护遗产的多样性和保护创造的多样性并重。这是由于建筑学这门古老学科可看作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遗产”,涉及保护与传承;一面是“设计”,重在转化与创新。二者间的关系反映了建筑学的核心使命,可用四个词来概括,即“保护”、“传承”、“转化”、“创新”。对历史环境的进化而言,“瞻前顾后,与古为新”应是面向未来的可持续选择。
无论如何,随着21世纪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建成遗产保护与再生的使命将会遭遇更加严峻的挑战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建筑学会与同济大学联合举办“建成遗产:一种城乡演进的文化驱动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其意义不啻为一般性的国际学术交流,而是要从理论到实践两个层面,展开富于挑战性的探索与对话,一言以蔽之,即探索留住过去精髓并融入未来发展的,凝聚着人类价值共识的建成遗产存续与活化之道。
谢谢大家!
常青
2017年4月8日
购买《建筑遗产》学刊进行深度阅读,可直接至官方微店订购。
标签: 勒沃库森遭遇连战不利 球队走下坡路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